科技赋能,助力企业创新突破
科技特派员:郭灿杰
服务内容:6月17日,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电教中心综合办主任、高级工程师、科技特派员郭灿杰,赴泉州开发区福建思安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。针对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培训,围绕技术创新核心主题深入讲解,并同步提供“线上+线下”答疑支持。
服务期间,郭灿杰聚焦企业运行效率、系统架构等“卡脖子”难题,通过技术优化,缩短企业20%研发周期,有效降低试错成本;推动产品功能升级和人脸识别等功能更新。同时,他深度挖掘企业技术创新点,协助梳理优化专利技术方案,推动企业多项专利获授权。结合企业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优势筛选优质项目,成功助力企业申报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及安踏科技奖项目。
通过服务,企业管理人员实际需求与研发部门技术难题得到双向确解,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水平显著提升,创新成果转化意识持续增强。在此基础上,企业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,经济效益稳步增长,为实现更多创新突破注入强劲动力。
优化蓝牙通信技术,信号稳定性显著提升
科技特派员:柳龙杰、陈文奇
服务内容:6月20日,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工程师、科技特派员柳龙杰、陈文奇,深入泉州开发区福建力声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,针对企业新开发的B10H蓝牙对讲机语音流断续、通话质量不佳的难题,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协同测试与技术攻关。
服务期间,柳龙杰、陈文奇针对核心问题,创新提出动态滤波策略,通过实时监测网络负载调整滤波强度,精准平衡带宽与抗干扰需求,有效增强蓝牙自组网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可靠性。同时,指导技术人员优化滤波算法与VAD动态协同等相关技术。滤波算法通过预处理节点信号质量数据,辅助筛选最优传输路径并动态更新路由表。VAD动态协同可减少无效数据转发,节省带宽资源。通过系列优化,企业蓝牙自组网技术的信号稳定性显著改善,链路可靠性预测准确性提升25–50%,稳定性指标优化40–60%。
自服务企业以来,柳龙杰、陈文奇充分发挥研究院在嵌入式软硬件设计、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的技术优势,结合企业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工艺沉淀,积极开展项目合作与技术服务。其中,联合研发的“新型防爆多协议数字集群对讲机开发”等项目成功获批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,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钻铣床改造自动攻牙机,安全与效率双提升
科技特派员:王艳苹
服务内容:6月12日-18日,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工学院教师、助理研究员、科技特派员王艳苹,前往泉州开发区泉州福佳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围绕“钻铣床改造自动攻牙机”项目召开专项研讨会。结合产品实际使用情况与操作人员反馈,精准研判设备改造需求,推动完成设备自动化升级。
改造后的自动攻牙机成功实现半自动加工模式,不仅解放了人工劳动力,更有效确解了传统手工加工的系列痛点:彻底解决手工攻牙深度不足、用力不均导致的牙偏、断牙等质量问题;通过自动定位与匀速加工的精准控制,优化螺纹加工工艺,显著提升螺纹保护效果。该设备采用工业单片机控制系统,工作稳定,集成化程度高,成本低廉,目前已在行业领域广泛推广。
手工生产的弊端是制作的螺纹达不到要求,生产效率低,成本高。自动化改造后的设备优势显著:一是保证工件螺纹精度,大幅提升生产效率、节约成本,适用于各类需螺纹加工的企业;二是新增防护罩与工作台传感器,当感应到物体被传感器扫描到设备即停止加工并蜂鸣报警,提高安全使用效能,实现质量、效率与安全的多重提升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